翻页   夜间
小说网 > 一品权臣 > 第214章 筹备
 
陆重希以前想过很多种自己与航海相关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他能这么直接的参与进来,现在在他们面前的这个人朱棣不用介绍,陆重希猜都是能猜出来他是谁。

郑和。

果然不出陆重希所料,朱棣笑着对陆重希说道:“陆爱卿,这几日远航这事多多费心了,这工程庞大至极,陆爱卿一人这般劳累,朕也是十分担忧啊,这个人是和朕一起长大的,能力朕可都是十分的清楚,朕今日就派你们二人共同负责这项任务,你们可以好好交流啊?”

“多谢圣上,臣本就在苦恼这事项繁多,臣一个人忙不过来,多谢圣上的细心,臣一定不会辜负了圣上的意思。”陆重希先谢过了,不用朱棣多说了,很明显的能看出来,这个人就是郑和,能和朱棣一起长大又有能力让朱棣如此信任,在如此重要的事项能和陆重希一起负责,不可能是别人了。

果然,那人向朱棣行了个礼,才对着陆重希说道:“陆大人,久仰大名,在下郑和,以后还是要向陆大人多多学习了。”

陆重希连忙回礼:“不敢不敢,缪赞了。”郑和是什么人?开玩笑,这般人物,陆重希还是清楚的很呢。

朱棣见状,也笑了,说道:“何必如此客气?你们二人朕都是极为信任的,可不要让朕失望了啊。”

“臣一定竭力而为。”陆重希和郑和齐声道。

接着朱棣又是和陆重希郑和随意聊了一些朝堂的事情,陆重希之前太久不上朝,已经是有些听不太懂他们说什么了,但是陆重希不太在意这些,他本来就是不太想再在朝堂上做什么了,现在等着他的,可是最伟大的壮举。

告退了以后,陆重希和郑和并没有直接客套一番就分开,而是找了个地方喝喝茶,讨论讨论下西洋的准备工作。

“郑大人可是有什么想法?”陆重希喝了一口茶率先问道,他知道郑和肯定是比他知道的详细,即使郑和只是有一个小小的想法,那也是会比他更明白航海。

“陆大人客气了。”郑和也是很谦虚,“我是有了些想法,但是都不够成熟,也只不过是想想而已。”

“是什么?想想也是够了,郑大人说出来也没有什么。”陆重希可是不相信郑和真的只是有想法而已。

“既然陆大人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推辞了,不过我这个想法还是有很大的弊端,还是要请陆大人指教一二。”郑和也不再和陆重希客气,直接就是准备说了,听郑和语气如此的客气,陆重希也是有些坐不住:“郑大人这么客气做什么?直接叫我名字便可,指教我哪里能谈得上?还是请郑大人先讲吧。”

“那我只是说说船队的编制问题。”郑和说道:“圣上要完成的这项壮举,是真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好多的东西都是无法按照旧列来办,都是要自己想想。”

陆重希点点头,听着郑和继续讲下去,陆重希也是知道,郑和的船队是怎么样的庞大,船队的编制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这个船队编制有多么的伟大?这样说吧,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而且十分著名的著名英国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了郑和的船队后说道:“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众所周知,航海的鼻祖,除了郑和,就是哥伦布,而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分别在九十到一百五十人之间;一百七十多;二百五十六人。当时郑和每次下西洋的人数,却是在两万七千人以上。约明朝军队五个卫!每个卫五千到五千五百人。航海人数的多少,反映了一种实力,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它需要各方面物质保障,很不容易。

而就是这么一搜庞大的船队,编制起立来要多么困难,历史上郑和却是编制的井井有条,这让陆重希更加好奇船队的编制。

郑和说道:“圣上此行,不仅仅是要开始海外贸易,我大明强盛,更应该让蛮夷小国体会到我天朝大国的威严,舟师、两栖部队这是不可少的,仪仗队也是不可或缺,这三个序列编成下西洋的船队。”

陆重希点点头,他能明白,陆重希学历史的时候这些都是要记的,舟师就是现在的舰艇部队,一种战船,有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不用说,就是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

郑和接着说道:“在海上航线,之前没有人探索过,我们也不知道将会航行到什么地方,在海上的时间也不会是几天怎么简单,我们需要保障的不仅仅是安全,还有最基本的生活所需。”

郑和详细的给陆重希讲了他关于船队编制的想法,主要有五个部分: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

“这些部分具体怎么来部署我还没有细想,只是有个大概念头。”说到这里,郑和顿了一下,一副思索的样子,“指挥部分是整个船队的中枢,对航行、外交、贸易、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

后面的郑和说的很是大略,还有就是有些杂乱,真的就是想到哪里说哪里,但是陆重希还是大致上听懂了,所谓航海就是复杂航海业务、修船、预测天气的等;而外交贸易部分是关于外交礼仪、贸易、联络翻译;后勤呢,不用多说,管理财务、后勤供应、起草文书、医务人员等;军事护航部分当然就是负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的了。

陆重希听了后,有些震惊,他早就是知道这一切了的,但是如今听郑和讲出来后,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古代,竟然会有这么严谨的编制,真的是令人不得不感慨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郑和说完后,又说道:“这工程量极大,恐怕实行起来不是什么方便的事,还是要你多多劳累了,我一个人想完成全部,真的是痴人说梦。”

“郑大人如此严密的编制制度,真的是令人折服。”陆重希回过了神,说道:“我一定会尽力帮助朕大人,还请郑大人要多多提携我一下了。”

“这是什么话。”郑和也是听说过陆重希,对这个极有谋略的年轻人也是很有好感,今日和陆重希一番交谈,更是觉得这个年轻人不是个只会动动嘴皮子的酸儒,对陆重希讲起话来也是很有赞赏的味道,“我先前看见你为圣上带来了不少小玩意儿,可否告诉我那是什么?”

“哦,只是在下平时做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航海能用的上的一些技术,都是写给了圣上过目,既然郑大人想听,那么在下就献丑了。”陆重希推开桌子上的茶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罗盘,说道:“我们航行,夜晚很难再用普通的罗盘来指示方向,在水里和陆地上也不可能一样,在下想了想,一种叫水罗盘的东西能帮的上大忙。”

在中国,最初使用的指南针,并没有固定的方位盘,后来随着测方位的需要,才是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结合于一体的水罗盘。

在中国明代,水罗盘标测方位,是用八干、十二支、四维卦位名称。中国古代船舶上,常常使用水罗盘,它与方位盘相配合,用来确定方向、方位。

而陆重希说的水罗盘和平时打渔的人用的水罗盘可是不一样,陆重希说道:“在下将一个标有方位的盘子盛上水,再在盘子中间放一个磁针,这样,磁针就能够在水上自由地旋转,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南北。这种罗盘的指针决定了罗盘的指向是否准确,在下研究了一下指针,还请大人看。”

说着陆重希讲原先就有的和陆重希自己结合现代知识改进的指针在桌子上用茶水画了出来,边画边讲,郑和看了后也是有些惊讶:“这真的是极为完备的方法,有了这个装置,航行的方向就不再是问题了,陆重希,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大人过奖了,在下也就只能在这些方面试试身手了,要是碰上个什么大事件,在下可是解决不了了。”陆重希笑着说道,“还有些小玩意儿,还请大人听我说。”

还有许多陆重希想到的东西,陆重希都是原封不动的说了一遍,还有如何在远航中储备淡水等等,本来郑和的船队在这一方面就是很为精通,陆重希说起来也不费力。

这一切,陆重希都是原模原样的和郑和讨论了一番,郑和看着这个年轻人,眼里的笑意掩饰不住。

朱棣没有看错人,有了陆重希,下西洋一定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